“史上最大规模空中军演”开启,北约的野心已经显而易见
发布时间:2023-06-17 13:38:22 来源:长安观察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徐若杰

北约于6月12日至23日开展“空中卫士-2023”军事演习,来自24个国家的约220架飞机和1万名士兵参与其中。这场北约自成立以来举行的规模最大的空中军演,由德国空军司令英戈·格哈茨策划和主导,但美国是最为关键的装备供给方,220架飞机中约有100架来自美国空军国民警卫队,包括F-35、F-15、F-16、F/A-18战斗机,KC-135和KC-46空中加油机,C-17和C-130运输机以及MQ-9“死神”无人机等众多先进武器。

舆论普遍关注,结合乌克兰危机的现状,如何看待这次军演?其又将为局势带来什么影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约开展“史上最大规模空中军演”,主要基于两方面现实背景。一是根据乌克兰危机的现实需要,延续既定战略路线。自2022年马德里峰会以来,北约便频繁开展以俄罗斯为作战假想敌的各类军事行动,希冀通过常态化地缘政治施压,给俄罗斯带来巨大的本土安全压力,迫使其在乌克兰问题上做出令美欧满意的让步。

虽然德国国防部和美国空军国民警卫队均表示这场军演“不针对某个特定对手”,只是一场“有挑战性的空中作战训练”,然而综合分析近期北约在中东欧地区举行的一系列密集军事行动,如“欧洲捍卫者-2023(4月,西巴尔干)”“春季风暴(5月,波罗的海)”“北极挑战-2023(5月,北欧)”等,不难看出这一轮北约军演选址集中在俄罗斯周边区域,几乎涵盖了除乌克兰-白俄罗斯一线的全部方位,带有强烈的对俄靶向性,是经过精心设计谋划的对俄包围施压。

进一步看,“空中卫士-2023”的启动是北约根据乌克兰战场形势对此前几次军演的补充。当前,因乌克兰开始具备反击能力,东欧战势日趋胶着,如何继续保持对俄压力是北约当下面临的重要难题。除对乌克兰提供直接援助外,北约也需要通过在战场边缘的“示威性军事行动”,继续给乌克兰提供对俄作战的信心与支持。这也是对俄罗斯发出的明确威慑信号。

二是强化联盟凝聚力,为维尔纽斯峰会做准备。7月11-12日,北约将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2023年峰会。此次峰会是北约去年发布新版战略概念,全面启动新一轮战略转型后召开的第一次成员国元首峰会,既要对过去一年战略运行绩效进行系统总结和调整改进,又关涉到对未来重大政策的宏观规划及部署。由于北约集体战略决策采取全体一致原则,因此在峰会前保持成员国对北约的信心,最大限度规避联盟内部纷争是北约指挥棒——美国高度重视的问题。

此次演习将有助于保持北约内部凝聚力。一是美国退居幕后,充分照顾到德国等欧洲大国在北约内部的话语权诉求;二是增强欧洲盟友,尤其是中东欧国家对北约安全保护伞有效性的信心;三是兼顾新成员国芬兰和潜在成员国瑞典,通过军演帮助两国快速适应北约作战体系,发出明确支持两国的强烈政治信号。

总体而言,“空中卫士-2023”使北约在欧洲的军事行动规模和力度实现了双向提升,将搅动欧洲大国战略对抗烈度的进一步升级,给乌克兰危机的停战促和进程,以及欧洲安全秩序的恢复稳定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具体来说,北约声势浩大且力度不断提升的密集军演,将使俄罗斯的周边安全环境出现全方位恶化,势必增加俄安全焦虑情绪。直接后果或将是美欧与俄罗斯之间的安全之困进一步加深,俄罗斯可能会出于现实安全考虑采取针对性反制措施。鉴于俄罗斯当前对美欧制裁工具有限,不排除其会通过升级在乌军事行动强度,推动冲突向乌克兰以西扩散外溢等方式向美欧“反向施压”。而上述情况一旦出现,不但会增大俄罗斯与北约发生直接摩擦甚至冲突的安全风险,而且会严重影响乌克兰危机的缓和进程,使其蜕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地缘政治对抗。

以点窥面,此次军演凸显北约试图整合现有战略资源,实现“跨大西洋+亚太”联动的对外战略思路。尽管军演内容设计与执行区域都远离亚太,但是特意邀请了日本以战略伙伴身份参与。

联系北约近期同样紧锣密鼓的亚太战略部署,如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访问日本和韩国、计划在日本建立联络处、邀请亚太四国(日、韩、澳、新)参加维尔纽斯峰会等,其以日本为核心支点,整合形成“跨大西洋+亚太”联动的对外战略思路已非常明显。

鉴于当前北约将中国定义为“系统性挑战”,试图通过积极推动对俄、对华政策关联,实现对俄、对华“双遏制”,北约的上述战略动向将对我国周边安全和国家利益产生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需高度警惕并未雨绸缪予以应对。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图源:视觉中国

标签: